十一年级

十一年级化学键和分子结构


键参数


在化学中,了解原子如何结合形成分子是非常重要的。这种结合由几个因素决定,称为键参数,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键的性质。这些参数包括键长、键角、键能、键级和极性。了解这些参数有助于学生预测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。

键长

键长是两个成键原子核之间的距离。它是反映键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。键长可以受原子大小和键级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随着原子大小的增加,键长也会增加。相反,当键级增加时,键长会减小。这是因为双键比单键短,而三键比双键短。

例:单键CC的键长约为154 pm。双键C=C的键长约为134 pm。三键C≡C的键长约为120 pm。

观察键长

单键 双键 三键

键角

键角是至少在两个键中间的三个原子之间形成的角度。与键长一样,键角也很重要,因为它决定了分子的形状。VSEPR(价层电子对排斥)理论有助于预测键角。根据该理论,围绕中心原子的电子对将尽可能远离排列,以最小化排斥力。

例:在一个水分子(H2O)中,HOH键角约为104.5°。在二氧化碳(CO2)中,OCO键角为180°,使其呈线性。

键角的可视化

H H O

键能

键能是指打破气态分子中一摩尔键所需的能量数量。它是键强度的直接度量:键能越高,键越强。不同的键具有不同的键能,受诸如键级和键长等因素的影响。具有较高键级的较强键通常具有较高的键能。

例:CH键的键能约为413 kJ/mol。对于C=O双键,约为743 kJ/mol。

键能的可视化

单键 双键 三键

键级

键级是指一对原子之间化学键的个数。较高的键级表明更强、更短的键。它通过将成键电子数和反键电子数之差除以二来计算。对于简单的二原子分子或实体,它可以等于共享电子对的数量。

例:对于H2中的单键(HH),键级为1。对于O2中的双键(O=O),键级为2。对于N2中的三键(N≡N),键级为3。

观察键级

级数 1 级数 2 级数 3

键极性

键极性是指键合原子之间存在电负性差异的情况。在极性共价键中,电子没有平均分配,从而产生部分电荷。非极性键则涉及电子的均匀共享。极性的程度会影响化合物的物理性质,例如其状态、沸点和溶解性。

例:在H-Cl键中,氯原子更具电负性,变为部分负电,而氢变为部分正电。在氨(NH3)中的NH键中,氮比氢更具电负性,形成偶极。

键极性的可视化

δ+ δ-

结论

理解键参数是理解物质行为如何及为何如此的关键。通过分析键长、键角、键能、键级和极性,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各种化学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。对于学生来说,这一见解在他们进一步学习化学、处理更复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反应时是基础性的。


十一年级 → 4.4


U
username
0%
完成于 十一年级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