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年级

十一年级原子的结构


构建原理


构建原理,源自德语单词“aufbauen”,意为“建立”,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,描述了电子占据原子轨道的顺序。构建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原子的电子结构,从而使我们能够描述元素的化学行为和性质。

构建原理的基本概念

构建原理基于从最低能量层到最高的建立原子电子构型的思想。根据这个原则,电子被添加到可用的最低能量轨道。随着我们从较低的原子序数移动到较高的原子序数,电子以可预测的顺序填充子壳。让我们从指导构建过程的基本规则开始:

  • 泡利不相容原理:原子中的两个电子不能具有相同的四个量子数。这意味着一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两个具有相反自旋的电子。
  • 洪德规则:电子将在简并轨道中保持单独状态,然后形成对。这减少了电子排斥作用,保持了原子的稳定性。
  • 子壳填充顺序:电子按照能量增加的顺序填充轨道,常用构建图表表示。

子壳填充的顺序

电子填充子壳的顺序可以使用 n + l 规则 (也称为马德隆规则) 确定。规则指出:

  • 子壳按 n + l 值增加的顺序填充。
  • 如果两个子壳具有相同的 n + l 值,则先填充具有较低 n 值的子壳。

这里,n 是主量子数,l 是方位量子数。请参阅以下图表,显示轨道的填充顺序:

1s < 2s < 2p < 3s < 3p < 4s < 3d < 4p < 5s < 4d < 5p < 6s < 4f < 5d < 6p < 7s < 5f < 6d < 7p
    
1s 2s 2P 3s 3P 4S 3D

构建原理的使用

让我们应用构建原理来写出元素的电子构型。我们将考虑使用氢、氦、锂等简单例子。

氢:

氢有一个电子。

1s 1

单个电子位于 1s 轨道,这是最低能量。

氦:

氦有两个电子。

1s 2

两个电子都占据了 1s 轨道,并完全填充该轨道。

锂:

锂有三个电子。

1s 2 2s 1

前两个电子填充 1s 轨道,第三个电子进入 2s 轨道。

继续这个过程用于更复杂的原子,如碳、氮或氧:

碳:

碳有六个电子。

1s 2 2s 2 2p 2

电子按照能量递增顺序填充轨道。2p 轨道在 2s 轨道后开始填充。

氧:

氧有八个电子。

1s 2 2s 2 2p 4

尽管 2p 轨道上有四个电子,但 2p 子壳仍未完全填充。

构建原理的例外情况

虽然构建原理提供了构建电子构型的有用框架,但需要注意一些例外情况,特别是与过渡金属和较重元素有关。例如:

铜 (Cu):

铜有29个电子。

[Ar] 3d 10 4s 1

而不是 4s 2 3d 9 配置,铜在 4s 之前完全填满 3d 子壳。

铬 (Cr):

铬有24个电子。

[Ar] 3d 5 4s 1

半满的 3d 子壳提供了额外的稳定性,导致这种不寻常的配置。

这种异常是由于交换能量、电子-电子排斥和其他量子效应之间的微妙平衡产生的。虽然构建原理作为可靠的指导方针,但这些例外对于理解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很重要。

构建原理的重要性

构建原理在化学中至关重要,原因有几个:

  • 预测化学性质:理解电子构型帮助化学家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及其可能的反应。
  • 化学键的形成:最外层的电子,即价电子,参与化学键的形成。构建原理帮助识别这些电子。
  • 通过电子构型,周期表中 元素的位置及其性质通常可以得到解释。

可视化构建原理

请考虑一个比喻来理解构建原理。想象电子填充剧院的座位,某些座位因视野更好或更舒适(低能量)而更受青睐。电子会自然地优先填充最佳可用座位,然后移动到较不理想的座位。这与电子遵循原理规则填充轨道的方式类似。

1s 2s 2P 3s 3P

结论

构建原理是化学中电子结构理论的基石。虽然它简化了原子内部的复杂相互作用,但它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来排列原子中的电子。在某些元素中标注的例外情况下,该理论提供了对电子构型的洞察力,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化学性质、键合行为以及周期表中观察到的趋势。


十一年级 → 2.9


U
username
0%
完成于 十一年级


评论